课程标准: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,认识其对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。 概述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,认识其 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,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 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。 【追忆邓小平】 1973年复出 邓小平8次登上美国《时代周刊》杂志封面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1920 年 旅 法 勤 工 俭 学 (与刘伯承共事13年) ◆邓小平(1904--1997)的“三落三起” ?1933年,由于毛泽东受排挤而被解除党内职务。后被王稼祥任 命为政治局秘书,是为一落一起。 ?文革爆发后被打倒。1973年,周恩来推荐下复出,是为二落二起。 ?1976年再次被打倒。1977年复出,是为三落三起。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 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,是中国共产 党、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,是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。 简而言之,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理论,就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理论。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◆中国何去何从? 材料1: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,我们都坚决维护;凡是 毛主席的指示,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。 —1977年2月7日《人民日报》 材料2: 1978年5月《光明日报》 2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5月11日,《光明日报》上刊载 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一文,引发 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。 一、 伟大的转折 1.背景: (1)“文革”结束,人民期待摆脱困境。 (2)“两个凡是”禁锢人们思想 (3)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二、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(1978年) ◆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(1)时间: 1978年底 确立了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的思想 (2)主要内容: 路线,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。 (3)意义: 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,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。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 史上的伟大转折。 “我们的现代化建设,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 发。……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,走自己的道路,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……。” ——邓小平在中共“十二大”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:中共“十二大”主 要内容是什么?有何影响? 影响:成为十二大的指导思想,也是整个新时 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。 “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,就是处在初 级阶段,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” ——邓小平在中共“十三大”上的讲话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:中共“十三大”主要内容是 什么?有何影响? 内容: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 “一个中心、两个基本点” 基本路线;依据党的 基本路线制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。 意义:系统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; 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; 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提出。 材料1: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个体经济及私营经济有了迅速的发 展,但近来一些私营企业者患“百万恐惧症”,担心生产经营规 模扩大到百万资产之后,会使自己成为“阶级敌人”。这些私营 企业主但凡涉及到资产问题,总是守口如瓶;有的已在悄悄地抽 走资金,或找借口压缩生产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