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心理辅导课教案
《合作的力量》教学设计
七年级——朱杰麟
一、 设计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、 发展健康的人 格、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专门教育活动。其总目标是:提高全体学生的 心理素质,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,培养学生乐观、向上的心理品质,促进学生人 格的健全发展。具体目标是: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,增强调控自我、承受挫 折、适应环境的能力;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。根据学生心 理发展特点、 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主题的 活动。 学生面临的问题。21 世纪是个充分合作的世纪,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我们 成为世界大家庭的成员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烈呼吁我们要“学会合作” ,学会 与他人共同生活。 而学会合作是 21 世纪我国青少年教育的主题之一。学会合作、 与人彼此协作的能力也正是当代青少年所欠缺的。 不少学生身上自我中心的倾向 较为明显,与人交往缺乏合作的意向,或者是唯我独尊,总是将他人置于服从的 地位;另一方面,即使有合作的意向,不少学生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、以什么 方式与人合作。 二、辅导目标 1、协助学生在竞争性的活动中了解自己的能力、气质和性格特点,认识到 自己在与人合作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,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与悦纳。 2、在竞争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。 三、辅导重、难点 重点: 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自我的心理变化与表现,思考自己如何能更 好的与人合作。 难点:在游戏中失败的团队会体验到很强的挫折感,尤其是合作不佳、没有 形成同心协力的团体气氛的小组,在反思讨论分享 四、辅导过程
A、 负责小组的传球游戏的记时工作,并把每次的成绩上报。 B、 监督小组游戏过程是否符合规则要求。 游戏开始。 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: ⑴在游戏开始时,四组人一般会不约而同的围成了一个圈,一个接一个的传 递。 ⑵教师可以向所有小组提出挑战: “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时间变得更短些?这 个游戏的最好成绩是 8 秒。 ” ⑶学生会在竞争游戏中不断地提出尝试,发挥团队的智慧,集合团队的创意, 不断想出更好的方法。 ⑷在小组合作与组间竞争中,有的组会出现非常有创意的想法,并在尝试中 获得成功的体验, 思路。合作的力量远比处处小心防范对手要大得多。 (5)课程结束。 (1 分钟) 教师作出适当的总结。全班掌声结束课程。 五、教学反思 在整个团体辅导课中,学生是课堂的主体,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、启发 者参与其中。在整个过程中,老师所起的作用是创设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情境,使 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首先得到一个真实的心理体验, 然后提供充分的时间和角度去 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竞争合作中的表现和体验做一个反思与总结, 让学生自己去探 究、琢磨、体会、感受和感悟,进一步加深对自我的认识,触动其内心的精神世 界,促进其反思,并对其以后的竞争合作行为做出重新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