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
【课 题】 【教学目标】
案
力的投影 1、要求学生掌握力的投影的概念 2、要求学生理解力的投影的三个性质 3、要求学生会计算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
【教学重点】 【教学难点】 【教学准备】 【教学时间】 【教学方法】 【教学过程】 环 节 时间
力的投影 力的投影正负号的确定 PPT 课件、三角板、教棒 1 课时 讲授法、讨论法、练习法 内容 1、 章前引入,三个定义介绍 2、 学生回顾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知 师:回忆《建筑识 图知识》 , 回答直线 在投影面上的投 3、 [想象与思考]: 一根直立的电线杆, 影。 教师演示直线位 在一天的不同时段里, 电线杆留在 置,学生回答。 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同的, 这是 学生回答。 为什么呢?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教师在讲力在坐 标轴上的投影时, 应复习数学知识三角函数,用三角 函数来推出式子; 讲述思路应清晰, 语言应简练。 学生的遗忘率 很高, 只有掌握 了三角函数公 式, 才能推出投 影公式。 识 从“直线的投 影”到“力的投 影”知识的迁 移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
导 入 揭 题
7
新 授 课 程
30
说明: 1、正负号规定:从起点到终点的 方向与轴正向一致,投影为正;反之 为负 动一动 用圆珠笔代表力(即笔长度代表 力的大小、笔尖表示力的指向) ,讨论 让学生通过“动一 动”经过讨论来得 出投影的三个性 质,再由学生派代 动一动, 再与同 桌前后讨论, 让 学生思想放松 一会, 从新梳理
圆珠笔在不同方位时在坐标轴上的正 投影的变化情况。 1、力的投影的三个性质: 1)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,力在该 轴上的投影为零; (2)当力与坐标轴平行时,其投 影的绝对值与该力的大小相等; (3)当力平行移动后,在坐标轴 上的投影不变。 二、力的投影的计算
表来阐述。
投影概念, 发现 投影正负号的 判断方法, 得出 投影的三个性 质。
例 2-1 试求出下图中各力在 x、 教 师 示 范 解 第 一 y 轴上的投影。已知 F1 =F2 =F3 = F4 题,下面三题由学 生解。 = 100N。
刻意安排学生 做, 让学生容易 出现的错误在 例题中出现, 再 解决, 可加深学 生记忆。 培养学生主 动探索的习惯。
交流与讨论: 投影与分力的区别? 投影只有大小和正负,是个代数量; 分力是有大小、方向、作用点 的矢量。 练一练 联 系 巩 固 关于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,下列说法 5 错误的是( )
由学生们自己去发 现投影与分力的区 别。 教师分析中应画出 分力图,作比较。
从视觉上区别 投影与分力的。
A、力的投影与坐标轴选取必有关 B、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后,在坐标轴上 的投影恒不变 C、两个力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相等, 则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D、两个力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坐标轴上
检验学生对本 节投影知识的 掌握程度。
的投影分别相等,则这两个力大小必 相等 课 堂 总 结 作 业 拓 展 1、 力的投影 2 2、 了的投影的性质 由学生总结,教师 补充 培养学生的总 结能力
作业 书本 P50 1
2-1
落实投影的计 算
1、 平面力系 2、 空间力系 板 书 3、 平面结构 一、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二、力的投影的计算
教 学 反 思
由于时间关系,本节课在讨论投影与分力的区别中还不够深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