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5讲钠和钠化合 物
学习目标
?知识目标:掌握碱金属的性质,初步学会碳 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。 ?认知目标:初步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, 学会画物质转化图,学会假设和探究。 ?情感目标:通过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学习,培 养爱祖国、爱人民的思想。
主要内容
?钠(Na) ?钠的化合物(Na2O,Na2O2,Na2CO3,NaHCO3) ?碱金属元素(li,Na,K,Rb,Cs,Fr),
?焰色反应
侯德榜及侯氏制碱法
? 原理:先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形成氨盐 水,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性较小的 NaHCO3微小晶体,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 产品。 NaCl+NH3+H2O+CO2=NaHCO3↓+NH4Cl 2NaHCO3 煅烧 Na2CO3+H2O+CO2↑
知识网络
Na的物理性质
?银白色固体 ?密度小(0.97克/厘米℃) ?熔点低(97.81 ℃) ?沸点较低(882.9 ℃)
Na的化学性质
4Na+O2=2Na2O 2Na+O2=2Na2O2 2Na+S=Na2S 2Na+Cl2=2NaCl 2Na+2H2O=2NaOH+H2 ↑ 2Na+2HCl=2NaCl+H2 ↑ 2Na2O+H2O= 2NaOH
Na
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
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
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探究
实验课题: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,能否 置换出铜? 假设1:钠是活泼金属,能置换出金属铜 假设2:钠先和水反应,生成的氢氧化钠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沉淀。 实验方案:将一小块钠放在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。
结
论
?活泼金属钠(包括钾、钙等)与盐溶液 反应时,一般不能置换出金属,而是钠 先与水反应,生成的碱再与盐溶液反应。 ?只有与熔融盐作用才能置换出相应的金 属。如:4Na+TiCl4(熔融)=4NaCl+Ti
拓展提高
思考:将一小块钠放入FeCl3溶液中,有 什么现象?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。
2Na+2H2O=2NaOH+H2↑ ① 2FeCl3+ 3NaOH=Fe(OH)3+3NaCl ② ①×3+②×2,得:
6Na + 6H2O + 2FeCl3 =2Fe (OH)3 +3 H2↑+6NaCl
Na2CO3与NaHCO3的检验
均为固体----加热法 ?2NaHCO3=Na2CO3+H2O+CO2↑ ?Na2CO3=无明显现象 均为溶液----试剂法(BaCl2或CaCl2) ?Na2CO3+BaCl2=BaCO3 ↓ +2NaCl ?NaHCO3 + BaCl2 =无明显现象 思考:能不能用Ba(OH)2或Ca(OH)2鉴别?为 什么?
互滴法鉴别HCl和Na2CO3
?原理: Na2CO3与较少量的盐酸反应会得 到碳酸氢钠而没有CO2产生; Na2CO3与较 多量的盐酸会生成碳酸而得到CO2气体。 ?盐酸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时,盐酸开 始不足,无气体产生;过一段时间才有 气体产生。 ?碳酸钠逐滴加入盐酸时,盐酸是过量的, 一开始就有气体产生。
点击08年高考
(08全国Ⅰ卷)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 后仍 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( ) A.NH+4、Ba2+、Cl-、NO- 3
B.K+、AlO-2、Cl-、SO2-4
C.Ca2+、Mg2+、NO-3、HCO-3
D.Na+、Cl-、CO2-3、SO2-3
B【解析】:此题主要从两方面考虑:一是考虑Na2O2的氧化性, 溶液中具有还原性的离子不能共存,如选项D中的SO32-;二是 2Na2O2+2H2O===4NaOH+O2↑,考虑不能与OH-共存的离子, 如选项A中的NH4+,选项C中的Mg2+、Ca2+、HCO3-。
延伸· 拓展
? 【例1】第二主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 化物的混合物12g,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 蒸干,得固体16g,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 ( ) ? A. Mg B. Ca C. Sr D. Ba
【解析】根据混合物计算一般需要如下条件:两个已知的化学反 应,二个已知数据。本题由于不知是何元素,所以也缺少计算 的条件。根据数学的极值思想,可知R的相对原子质量范围。 【解题回顾】 对于组成不定的混合物,其成分的确定可借用数学上的极 限思想。
【例2】在一密闭容器中放有11.5 g Na、4.4 g CO2、0.3 mol 水蒸气,此时压强为1.01×105Pa。放置一段时间,保持温 度不变,让几种物质充分反应。 (1)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。 (2)反应后瓶内压强变为 Pa。 (3)反应后残留固体成分及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。 (4)将全部固体用适量水配成50mL溶液,用盐酸滴定至终点, 耗酸31.25mL。若指示剂为甲基橙,则盐酸浓度为 mol/L, 若指示剂为酚酞,则盐酸浓度为 mol/L。
【解析】n(Na)=0.5mol n(CO2)=0.1 mol 2Na + 2H2O = 2NaOH + H2↑ 0.3mol 0.3mol 0.3mol 0.15mol CO2 + 2NaOH = Na2CO3 + H2O 0.1mol 0.2mol 0.1mol 0.1mol NaOH剩余:0.3mol-0.2mol=0.1mol Na剩余:0.5mol-0.3mol=0.2mol 然后再与生成的0.1molH2O反应: 2Na + 2H2O = 2NaOH + H2↑ 0.1mol 0.1mol 0.1mol 0.05mol 最终固体为:n(Na)= 0.2mol-0.1mol=0.1mol n(NaOH)=0.1mol+0.1mol=0.2mol n(Na2CO3)=0.1mol 指示剂为甲基橙时:Na2CO3转化为NaCl 0.3mol+0.1mol×2 = c(HCl)×0.03125L c(HCl)=16 mol/L
指示剂为酚酞时:Na2CO3转化为NaHCO3
0.3mol+0.1mol=c(HCl)×0.03125L
c(HCl)=12.8 mol/L 【答案】 (1)2Na+2H2O=2NaOH+H2↑、 CO2+2NaOH=Na2CO3+H2O (2)5.05×104 (3)Na:0.1mol、NaOH∶0.2mol、Na2CO3:0.1mol
(4)16、12.8
【例3】 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t℃时24.5 g水中,恰好得到t℃时 NaOH饱和溶液31.2 g。试求: (1)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。 (2)t℃时NaOH的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。 【解析】(1)31.2g-24.5g=6.7g 2Na+2H2O = 2NaOH+H2?Δ m 46 80 2 44 x y 6.7g x=7g y=12.2g (2)设溶解度为S 100g∶S=(31.2-12.2)g∶12.2g S=64.2g W=64.2g÷(100g+64.2g)=39.1%